
一泓清泉為誰甜
——記民建隨州市老年支部主委、隨州市八方飲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平
文/李洪坤
十九年前,正值全國抗擊非典的非常時刻,筆者當時作為報社記者,有幸采訪到隨州首位抗非捐款的民營企業家劉世平,一篇《愛如潮水》的通訊稿記錄了他的眾吉愛心之水和扶危濟困之舉,當年他被民建中央授予“抗擊非典全國先進會員”。時光飛逝,如今,我也成為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再次接到采訪劉世平的工作任務,心中頗為感慨。67歲的劉世平,頭發已是花白,但精神抖擻,和藹可親,謙卑中帶著自信。
白手起家 眾吉純水啟華章
1955年,劉世平出生在隨州城南5公里的東城望城崗村,他在家排行老大,弟妹六個,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原本成績優秀的他,高中畢業后選擇了回家挑起家庭重擔。經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艱辛努力,仍未改變家庭的貧困面貌。為了弟妹們能有錢上學,他背起背包,進城拜師學藝,干起了裝修行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他發現隨州山泉資源十分豐富,且味甘爽口,利于人體健康,于是萌發了開發水資源這一想法。帶著這個夢,他踏遍了隨州的山山水水,經過反復論證,擬出可行性報告,終于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重視。
開創純凈水行業是艱難的,也是隨州人的首創之舉,加之資金緊缺,又無技術。既然主意已定,他決定背水一戰,于是他帶著干糧,背起行李,開啟尋夢征程。走過半個中國,幾經周折,終于在1998年找到了合作伙伴——上海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投入百余萬元引進美國最先進的全不銹鋼反滲透超純凈水機設備和技術,后經近半年的努力,“眾吉”牌桶裝純凈水問世,得到了衛生和技術部門的抽樣檢測,完全符合國家認可標準。
創業之初,十分艱難,面對當時隨州空白的桶裝水市場,劉世平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他挨家挨戶地宣傳,逐個逐個地拜訪。以誠信取悅于客戶,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功夫不負有心人,眾吉純凈水在隨州慢慢有了市場,銷量呈每年遞增趨勢。與此同時,該公司由于產品質量過硬,先后取得了市衛生許可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合格證。被湖北省和隨州市兩級政府授予“省級先進私營企業”“消費者滿意單位”“產品質量信得過單位”“百城萬店無假貨單位”“知名商標”和“重合同守信用單位”等各項榮譽稱號。
然而,好景不長,隨州新增幾家礦泉水、純凈水公司,以低價格態勢殺入市場,給眾吉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是選擇低價應對,還是想其他辦法。劉世平思考了好久,最終,他憑著“回歸自然之水、人類健康之源”的經營理念,抱著對人民健康極端負責的態度精心管理,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水的質量,該公司新產出的純凈水水質清澈純凈,口感甘甜、活性強、含氧高,有預防結石、心腦血管、骨病等功效。推出市場后立即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并再次得到隨州市技術監督局認可,衛生防疫站鑒定完全符合GB17323-98,GB17324-98國家標準。最終,眾吉之水贏得了隨州市純凈水行業半壁江山的廣闊市場空間,引領于隨州市場的同行業之首。劉世平也被當選為隨州市個體私營經濟協會常務理事、副會長,獲評“光彩之星”榮譽稱號。
海納百川 八方飲品穩市場
2008年,是隨州市桶裝水行業的分水嶺。這一年,隨州眾吉、超吉、圣吉、眾大等八個品牌的桶裝水生產企業,走到了一起,組建成為隨州市八方飲品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投入了1000多萬元,按照高標準的要求,建設新的廠房和生產車間。每小時可生產1500桶水,生產規模及工藝在全省領先。最高峰時,一天可生產10000多桶水,近萬噸優質水。
這一切美好局面的來之不易,均離不開劉世平的大愛和包容。曾幾何時,這八家企業各自為戰、相互廝殺,導致了隨州桶裝水行業無序競爭和發展。
由于市場分割,每家的生產量都比較小,生產廠房、環境、設備等相對較差。劉世平介紹,當時做得最大的是眾吉,每天也只能賣掉2000多桶水。
大家為了更多地占領市場份額,采取了價格大戰,相互壓低價格。價格的下降,企業為了盈利,降低了對質量標準的要求,簡化生產工藝,不及時更換新設備。同時,由于生產量小,多采用小作坊式生產,生產環境較差,難免不出現低劣的飲用水,質量難以得到保證。許多企業縮短消毒時間,改變生產工藝,做了食品行業“違心”事,給桶裝飲用水遮上了陰影,客戶很難真正享受到干凈、衛生、放心的桶裝飲用水。
面對市場桶裝水質量的下降,劉世平痛心疾首。“再不提升質量,就會把桶裝水行業做死!眲⑹榔奖硎。痛定思痛,劉世平思考良久,找到一條良方,提議八家企業合并重組,打破市場分割的界限,實行抱團發展,形成一家大企業,便于質量管理。這一想法得到了各企業負責人的認可和支持。于是,由眾吉牽頭,聚集其他七家桶裝水企業,按照股份制的形式予以重組,成立了現在的八方飲品公司。重組期間并不順暢,經常出現一些不同的聲音,劉世平本著飲用水質量至上、為百姓服務的觀念,從中調解,苦口婆心地將飲用水的質量利害關系分析給每位企業負責人聽,并在利益上一再作出讓步,拿出誠心,作出表率,最終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推動下,消除了重組的障礙。
新公司成立后,只采用“眾吉”一個品牌,并先后斥巨資更新設備,用于提升飲用水產量,同時加強飲用水質量管理。由于新購設備是全自動化,減少了人為操作,相當于減少了細菌的入侵。在過濾中,每生產兩個小時,都會停半個小時殺菌。目前,眾吉桶裝水在數次的抽檢中,產品合格率均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還獲得中國質檢總局“QS”質量認證,食品衛生等級A級單位。眾吉成為湖北省著名商標,八方公司成為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單位。
如今的隨州城區,各單位、企業、學校所用的桶裝水基本上都是“眾吉”牌。目前,眾吉桶裝水已占據了隨州城區市場,成為人們的生活必備品。公司董事長劉世平介紹,隨著農藥、化肥等用量增加,水質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越來越高。眾吉桶裝水是高品質的堿性活性離子水,基本上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劉世平表示,我們的宗旨就是不斷生產優質水,服務百姓。以駱駝的精神,不斷開拓創新,堅持質量至上,做大做強企業,為隨州人民健康生活做貢獻。
心系桑梓 回報社會美名揚
凡是與劉世平打過交道的人,都感到他為人忠厚,樸實無華,他的事業的成功,取決于他誠心待人,取決于他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遠進取的精神。成功后的劉世平依然勤儉,沒有一點大款的派頭,沒有轎車,沒有穿過高檔名牌服裝,反而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用他的話說,“幫扶社會就是等于幫自己”。他從百姓中走來,不忘百姓疾苦,到處接幫解困,僅他的公司解決下崗職工就業就達150余人,他還對有困難的家庭、英雄、勞動模范實行免費送水。目前,他的愛心之水,已灑向神農故里的每一個角落,眾吉文明之花處處盛開。
飲水不忘先輩人,劉世平早在1999年,就為居住在市區內的38位南下革命老干部無償捐贈飲水機并長期供水。希望工程表誠心,2000年劉世平通過市教委先后向市區的東關學校、實驗小學、實驗中學、曾都一中、市一中、技工學校、聾啞學校等十五學校無償捐贈飲水機并免費供水。2001年,再次為市聾啞學校捐贈一萬元。
2004年,劉世平從《隨州日報》獲悉涢陽鄉飲用水被污染的消息,他率員工多次到涢陽中心學校免費送純凈水200余桶和8臺飲水機。同年夏天,炎熱無比,劉世平得知市區十幾處城管執勤點飲水難的消息后,主動免費提供飲水機和純凈水價值近萬元,時任副市長彭明方聞訊后,率領市城建局等單位領導專程到眾吉公司表示感謝。
2005年,劉世平主動加入到白云高中“扶貧助學”對接活動中,對該校貧困生祝傳濤擔負了高中3年的學費。2006年,劉世平獲悉淅河鎮居民楊明菊因病造成肢體偏癱,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為其送去現金表示慰問,并表示今后將給予她更多的幫助。
劉世平的無私奉獻精神,讓人們感到人間自有真情在。筆者曾親自感受到劉世平的愛心之舉。那是2021年12月的一天,劉世平從會員魏元豐處獲悉,曾都區南郊辦事處南煙墩村四組有一個特別困難的包思云家庭,包思云的父母都是殘疾人,爺爺身患癌癥無勞動力,妹妹正在讀小學,全家僅靠患有嚴重支氣管炎的71歲奶奶及低保補助維持生計,家境十分困難。而包思云考上武漢警官職業學院,沒錢讀書。劉世平立即拉上魏元豐帶路,一起驅車來到南煙墩村,將10000元現金送到包思云的奶奶手中,還不時詢問他們生活中是否仍然存在困難,鼓勵他們要勇于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相信在黨和政府、企業的幫助下,困難問題一定能解決,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今年4月,新冠疫情再次出現在隨州,全城封控,全員核酸,眾多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下沉防控一線值守,吃飯成為難題。劉世平迅速與會員餐飲企業聯系,捐贈了15000元,用于西城通津橋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就餐。
涓滴之水成海洋。近些年來,劉世平捐贈飲水機近萬臺,向市老年大學、市福利院、市中心醫院等單位免費送水近萬桶,向特殊學校、市中心血站、楚天畫院等單位捐款數萬元。事業成功后的劉世平不是在捐贈,就是在捐贈的路上。筆者曾向劉世平提問,這么多年做慈善事業,你有一本賬嗎?捐了多少?他憨實一笑答道,真沒有!是呵,劉世平不是圖名圖利,何來一本賬。不過,筆者根據他講述的故事,還是幫他初步估算了一下,近些年劉世平捐贈現金近200萬元,捐水和物資近300萬元,總共捐贈不會低于500萬元。
2021年6月,民建隨州市老年支部換屆,劉世平成功當選為民建隨州市第五屆委員會老年支部主委,他帶著眾吉愛心之水,又奔波在如何豐富老年會員幸福美好生活的路上,老驥伏櫪,奉獻不止。
|